今天给各位分享德国财经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德国财经网站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为何而来?
“默克尔的访华之行就像去最好的新朋友那里串门儿”,“德国之声”23日发文称。德国总理默克尔24日起将第11次访问中国,德媒列出了她此次访华可能涉及的一系列议题——伊朗核协议、贸易保护主义、巴黎气候协定等。评论称,“由于特朗普的对抗路线,德国和中国突然站在了一起”。
德23日称,此次随行默克尔访华的有约20名德国高管组成的经济代表团。与以前访华时几十名,甚至上百名高管组团相比,这次的规模似乎小了很多,因此也不会签署更大的协议。德国财经网分析,这主要是因为中德经济合作已经非常广泛,且本次默克尔访问的重点在于政治。
德国媒体认为,此次默克尔访华议题的“重中之重”,是伊朗核协议。5月8日,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核协议,伊朗希望从其他国家得到保证。 默克尔希望中方与欧盟一起坚持核协议。
美国威胁对多国钢铁和铝加征关税是另一大议题。尽管目前中美之间已经就贸易争端初步达成共识,但欧盟各国与美国的争端仍未化解,德国希望与中方对此进行协调磋商,尤其是怎样保证全球贸易自由方面。在这些议题上,中德持共同立场。
默克尔在访问中国期间必须解决一个复杂的公式:“中欧美三角关系”,即面对华盛顿和北京这两个困难合作伙伴,欧洲如何保持平衡关系。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海尔曼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策让默克尔这一原本常规的就职访问具有特别的意义,“如果美国不遵守国际关系中的基本规则,那么欧盟和德国必须寻找与北京合作的新道路。”
中德之间也有“摩擦点”。德国工商总会负责人23日对媒体表示,默克尔访华必须敦促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22日公布研究报告称,技术企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成为中国投资者的目标。
根据该报告,中资收购项目主要在德国3个州:巴登-符腾堡、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巴伐利亚。这些州正是多数所谓的“隐蔽冠军”——德国的全球技术领先企业的聚集之地。报告认为,中资在德国获得自由进入市场的机会,中国政府却没有做出相应的开放。
来源:环球时报
简述中缅(孟印)经济走廊建设的重大意义。
中国通过与南亚国家建立经济走廊,可以借助经济合作的深化,改善中国周边的政治环境;同时,政治环境的改变也对中国与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起到强力促进作用。
中国与南亚国家经济互补性很强。无论从政治、从经济角度看,还是从中国、从相关国家看,建设中国与南亚国家的经济走廊都有极大的好处。中国可以借此完成经济结构的升级,相关国家则可以借助中国强大的投资、加工和技术能力,使国内经济社会整体面貌发生根本性改变,值得各方好好珍惜。
中国政府同印方共同提出建设孟中印缅(孟加拉国、中国、印度、缅甸)经济走廊的倡议。此举契合了地区国家的共同心声,也为中国与南亚各国开展务实合作、推进南亚区域次区域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尽管印、孟、缅三国媒体对四国经济走廊的报道不多,但这一构想已引起欧美的关注。德国财经网22日以“中印更加接近”为题评论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正在加强合作,两国领导人提出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将推动中印两大市场更加紧密联系”,“这将有利于印度产品销往中国,该走廊对目前相对落后的南亚地区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大项目”。德国《明镜》周刊驻印度记者则以“胜利的微笑”为题报道说,“中国在印度洋周边的影响力增加让印度别无选择,只能与强大的邻居结成经济合作伙伴”。
环顾中国周边,在西北方向,有牢固的上合组织,这是中国稳固的大后方。由于上合组织囊括了中俄两大重量级国家,并且内部睦邻友好交流十分顺畅,外界很难在这里挑事。这是中国目前惟一没有受到域外势力挑战和渗透的地方。在北方,虽然日本正通过合作开发稀土、鼓励政治民主化等方式极力拉拢蒙古,但蒙古特殊的地理位置,中蒙之间频繁的经济合作,以及中蒙传统友好关系的发展,使得该地区出现动荡可能性也不大。但在东海和南海,因美国重返亚太和日本、菲律宾等在领土问题上的频繁挑衅,整个中国沿海地区都不安定。
在此情况下,中国西南方向是否稳定至关重要。西南稳定,中国大半个周边稳定,可以集中精力解决东海和南海的问题;西南不稳定,会使中国疲于应付,顾此失彼。
中印两国政府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从战略高度出发,及时化解了危机。缅甸是中国的传统友好国家,但由于近年缅甸国内政治生态发生变化,中缅之间也面临严峻的“聚集正能量”的问题。
巴基斯坦是南亚地区第一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并同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是中国的全天候朋友,建立单独的中巴经济走廊水到渠成 。同时,中国与巴基斯坦和印、缅、孟加拉分别建立两条经济走廊,能够尽可能避免印巴两国在同一经济走廊内的摩擦,提高走廊内国家的合作效率。
怎么评价A股熔断机制
2016年元旦过后的首个A股交易日,不仅开盘即跌,而且越跌越急:A股行情直冲熔断机制规定阈值,并导致A股全日重挫7%,按照熔断机制的要求提早收盘。而当天,刚好是证监会推出的熔断机制开始生效的第一天。由于A股在全球市场中率先开盘,它的这一不佳表现也影响了全球市场:当天世界各大股票市场几乎都出现大幅下跌,各国投资者震惊不已。这无疑是有史以来最差的一个新年开盘,外媒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
社在报道中指出,1月4日是A股交易史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为中国从这天开始实施股指熔断机制。事实上,从2015年12月以来,A股市场走势尚可,仅从指数来看就有百点以上升幅,尽管临近年底之时大盘又面临压力,但无论是从基本面看还是从技术面看似乎都比较稳定,因此出现如此暴跌超出了几乎所有市场参与者的意料。
“非理性波动”,瑞士《新苏黎世报》4日这样称呼中国及世界股市对中国经济的过度担忧。而德国财经网却表达了不同意见,报道指出,中国股市历史上的巨幅波动表明它并不能真正反映中国经济的现状和未来。而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是唯一真正实施经济改革的世界大国。从长远来看,中国的股市不仅要有耐心还要有足够的信心,随着对股市的监督机制及透明度增强,股市的环境会越来越好。
首日暴跌该怪谁?《华尔街日报》将矛头指向熔断机制,称因为投资者的抛压被熔断机制阻隔无法在短期内释放,会导致踩踏和雪崩效应的反复出现。美国社也指出,中国股市中80%的投资者是散户,熔断机制的仓促实施会使市场产生极大担忧。然而,熔断机制并不是A股市场的创造,即使是美国,在对股市的管理手段上也有熔断机制。但是,与美国股市熔断机制推出迄今将近30年只有一次触及熔断不同的是,A股市场在这一机制生效的第一天就被触及。这种状况说明,中美两国股市有很大的不同特点:一方面美国股市不设涨跌停板制,另一方面美股的熔断触发点在涨跌达到15%、20%阈值才生效,这使得美股熔断很少发生,但中国股市由于设立了涨跌停板制,这使熔断阈值只能小于±10%,从而使熔断的触发率大大提升。
考虑到A股市场散户投资者众多、市场操作跟风现象浓重、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的特点,设立熔断机制是很有必要的。从本质上说,熔断机制是用非市场力量干预市场走势的一种手段,它的目的是为了用强力阻止市场的非理性上涨或非理性下跌,使投资者能够有一个冷静的时间段来处理各种信息。然而,正是由于机制上的不完善,熔断机制的实行才受到了舆论的质疑,因此也有些外媒认为,A股市场匆忙推出的熔断机制会对市场造成伤害。
德国财经网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德国财经网站、德国财经网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