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混合策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混合策略和纯策略区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混合型谈判策略特点
混合型谈判策略特点:对融合型谈判、分配型谈判性质的集合。而在谈判实践中,严格来说,大多数谈判都是属于混合型的,不过,对谈判者来说,需要判断的不是这种严格意义上的分类,而是弄清所经历的谈判活动大致是属于哪个类型的。
也就是说,要判断出是分配性占主导,还是融合性(生产性)占主导,或是两者大致同等重要(混合型),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谈判的性质来采取相应的策略。总体来说,对于混合型谈判,应“刚柔相济”,力求积极进取与妥协折衷相结合。既要合作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把蛋糕做大),又要争取得到更多的份额。
谈判策略
混合型谈判策略是指在谈判过程中交替运用合作型、进攻型和防守型策略,在不同情况下针对不同的对手,灵活机动地变换谈判策略。这种策略适合在谈判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使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除上述各种策略之外,还有以下方法可供考虑使用:
1、先易后难。将较容易谈的内容先谈,把困难的问题放在后面作专门讨论,有时可在小的、容易谈的问题上作一点善意的让步,而在后面大的问题上让对方让步。
2、不开先例。当对方让我方让步,双方的争执无法解决时,我方可以以没有先例或若开了先例以后无法承受损失为理由拒绝让步。
3、制造僵局。在谈判进行到难解难分时,以沉默、需要请示研究、休会等方式,造成谈判的僵局。当情况对我方有利时,这种方法能给对方很大的压力。
4、虚实相济。在谈判过程中,谈问题虚虚实实,让对方摸不清底细。如报价先行虚报高价,一方面给以后降价留下空间,另一方面刺探对方态度,还可以采用故意出错、明知故问、有意泄“密”等方法,给对方造成假象,以便在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
5、擒贼先擒王。在谈判中,集中对谈判对手的主将开展攻势,在坚持原则的条件下,运用各种灵活的方法使谈判对手的主将就范,以实现预定的目标。
6、谈判升格。当谈判陷入僵局,双方在最重要的问题上长久争执无法解决时,可建议将谈判升格,使谈判双方的上级领导加入谈判,在实质问题上磋商,打破僵局,达成交易。这往往是使谈判不致破裂的有效办法。
如何理解经济学中的混合策略
在完全信息博弈中,如果在每个给定信息下,只能选择一种特定策略,这个策略为纯策略(pure strategy)。如果在每个给定信息下只以某种概率选择不同策略,称为混合策略(mixed strategy)。混合策略是纯策略在空间上的概率分布,纯策略是混合策略的特例。纯策略的收益可以用效用表示,混合策略的收益只能以预期效用表示。
怎么求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混合策略均衡求解的一个原则是混合策略均衡赋予正概率的所有纯策略的期望收益相等。
假设这是个两个玩家的游戏。
玩家a有2种纯策略a和b,不能相互支配。
玩家b有2种纯策略c和d,不能相互支配。
设a选a的几率是p,则选b的几率为1-p;设b选c的几率是q,则选d的几率为1-q
当a取某一个p=p0,b获得的总效用不为自己q的取值而改变;b取某一个q=q0,a获得的总效用不为自己p的取值而改变,此时我们说(p0,1-p0)和(q0,1-q0)是一对混合策略下的纳什均衡。
拓展资料: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在n个参与人的博弈G={S1,...Sn;u1,...un}中,混合策略组合构成一个纳什均衡,如果对于所有的i=1,2...,n下式成立: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策略组合使任何一个参与人的策略都是相对于其他参与人的策略的最佳策略,这个策略就构成一个纳什均衡,不管这个策略是混合策略还是纯策略。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是面对其他博弈者选择的不确定性的一个理性对策,其主要特征是作为混合策略一部分的每一个纯策略有相同的期望值,否则,一个博弈者会选择那个期望值最高的策略而排除所有其他策略,这意味着原初的状态不是一个均衡。
严格占优策略均衡、重复剔除的占优策略均衡、纯策略纳什均衡和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一般将上述四种均衡统称为纳什均衡。在博弈G={S1,S2Sn;U1,U2Un}中第i个博弈方策略空间为Si={Si1Sik}则博弈方以概率分布Pi=(PiPik)随机在k个可选策略中选的的策略称为一个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在这四种均衡概念中每种均衡依次是前一种均衡的扩展。前一种均衡是后一种均衡的特例。严格占优策略均衡是重复剔除的占优策略均衡的特例;重复剔除的占优策略均衡是纯策略纳什均衡的特例;纯策略纳什均衡是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特例。
如果将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存在某种均衡的所有博弈定义为一个集合,那么就存在前一种均衡的博弈集合是后一种均衡的博弈集合的子集。
实现
1、最大化收益法:即最大化各个参与人的效用函数。
2、收益相等法:根据前面分析的猜硬币博弈中参与人的策略的思路,每个参与人的混合策略都使其余参与人的任何纯策略的期望收益相等,因此,解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可以令参与人的各个纯策略收益相等,构成方程组求解。
学会利用“混合策略” 讲的是什么?
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正是因为无法事先确定胜负,才使许许多多的比赛和博弈充满了魅力。在两种不确定走向存在时,我们如何才能尽力采取两头兼顾的办法呢?这就需要我们采取一种“混合策略”,它虽然不能保证你永远在博弈中获胜,却给你指明了一条最佳的应对思路。
所谓“混合策略”,是与“纯策略”相对而言的。在博弈论中,“纯策略”是指参与者对某个策略有一个“明确的”选择——或者用或者不用,别无他途。而“混合策略”,则是指策略人随机地选取自己的策略。在现实生活中,采取混合策略的例子很多。
小朋友之间进行的“石头—剪刀—布”游戏,便是一个人人皆知的使用混合策略的例子。小朋友玩游戏时,每次都是在“石头”、“剪刀”、“布”三者之间权衡,而不固定采取一个策略,这便是一个混合策略。对于这个游戏而言,参与者要想获得最好的结果,他最应该采用的混合策略(称为“均衡策略”)是选择“石头”、“剪刀”、“布”策略的概率相同,均为1/3。不然的话,如果一方选择某个策略的概率高于其他策略,并且这个规律被对方总结出来的话,对手就会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其获胜的次数便会大大增加了。
通过猜拳这个简单的博弈我们可以知道,参与博弈的人试图通过选择混合策略给对手造成不确定性,使对手不能预测自己的行动,从而使自己获得好处。如果参与博弈的人太有规律地行动,那么他必定就会被对手战胜。或者他一旦破坏了自己的随机策略,那么他就会失败。
很早的时候曾经看过吴孟达和童星郝绍文主演的一部影片,故事记不得了,但有个情节印象挺深刻:吴孟达和郝绍文要通过猜“剪刀、石头、布”来决定最后10块钱的归属。吴孟达的做法是:给郝绍文一枚硬币让他攥在手里然后划拳。郝绍文是小孩子,理所当然地按照吴孟达的预期出了“石头”(因为郝只有出石头才能确保手中的硬币不致丢落),吴孟达自然是出了“布”赢得了10块钱。吴为了防止郝的混合策略,采取了一种作弊的手段,虽然手段不够光彩,但是结果却让自己很满意。不让对手洞悉自己,而采取混合策略的做法,在某些对抗中非常普遍,玩牌、划拳以及足球、篮球等比赛中都是如此。
我们大家都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每次都派出一匹同等级的马。在三场比赛中,由于齐威王的马都比田忌的马要好,所以全部获胜。田忌的谋士、杰出的军事家孙膑发现,田忌的上马虽然不如齐王的上马,但比齐王的中马更强,而田忌的中马也比齐王的下马强。而且,齐王的马每次都是按照上、中、下来安排出场顺序的。于是在下一次比赛的时候,孙膑让田忌把马的出场顺序改为:下、上、中,但齐王的马的出场顺序仍旧是:上、中、下。结果,田忌以2比1在比赛中获胜。
在这里,齐王的失败在于他运用了纯策略:他每一次出场的马都是确定的,而且这一点也为田忌和孙膑所知。如果齐王不这么做,而是采取混合策略,即在每一次比赛中,随机选择出场的马,孙膑的策略将难以施展,齐王也就不一定输。事实上,由于齐王的马总体上比田忌的马跑得快,齐王赢田忌的可能性还是要大得多。只要计算一下就可以知道,假如齐王运用的是混合策略,这时田忌也只能用混合策略进行回应。这样每个人的马出场顺序均有6种可能,共有36种可能组合。如果齐王隐瞒自己的策略,不让田忌知道马的出场顺序,田忌赢的可能性只有1/6,而齐王赢的可能性为5/6。
在战争中,军事家实施混合策略,是让敌人“知道”自己可能采取任何一个备选策略,但却不让对方猜到自己究竟要采取哪一个策略,即只让敌人“知道”自己所选策略的一个概率分布。战争中的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轰炸时,一般不会向对方透露轰炸的具体日期,因为将被轰炸的一方如果知道对方的轰炸日期,就会采取对付空袭的措施。而一旦后者做好了准备,轰炸方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在“轰炸——被轰炸”的博弈中。轰炸一方的时间是随机的,防炸方也是时刻准备着,这就是混合策略。
国际政治生活中也不乏混合策略的例子。
比方说,美国正在和恐怖分子进行一场反恐战争,他们之间玩的也是混合策略。恐怖分子要对美国进行袭击,而美国要防止恐怖分子的袭击。恐怖分子胜利果实的大小,等于被袭击方美国的损失。恐怖分子不能预先告诉美国,他们将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袭击何处目标。如果美国政府事先已经得知恐怖分子的计划,肯定会采取措施进行防范,恐怖分子的袭击将难以得手。
因此,恐怖分子采取的是混合策略: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可能对美国进行袭击。而对于美国政府来说,他们的任何一个目标,无论是民用的还是军用的,均有可能成为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因而不能放松对任何一处目标的保卫。
?
关于混合策略和混合策略和纯策略区别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